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
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
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這陣子我超喜歡往外面跑~
出去玩囉~
不論是出門運動或開車車旅行
都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呀!
不過人出門在外,總是有些雞絲投要準備好~
大部分的生活用品網購
我都習慣在金石堂找,一來是說
品質不錯、推薦跟折價也很讚~
而且我還有另外在用折價券噢
買起來就是整個省省省啦!
跟大家推薦最近入手不錯用的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
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點進去或往下看
詳細資料噢!
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網
加入line@團就可以用囉~超方便Der!
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
貓眼綠髮晶
相關影片
《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》Phishing for Phools :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
★ 2016年公理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書獎
★ 2015年英國《獨立報》最佳經濟學書
★ 2015年 LinkedIn 最佳商業書
★ 2015年 BusinessInsider.com 最佳商業書
★ Amazon.com 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
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耗時5年最新力作
這是影響你我生活最重要的經濟學新觀點!
本書作者艾克羅夫與席勒,分別為2001年與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兩人耗時5年挖掘出真實世界影響所有人甚巨的各行各業釣愚實例,提醒自由市場的所有人們小心別上鉤!
經濟學鼻祖亞當.斯密(Adam Smith)在1776年提出,市場「猶如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??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。」自此,現代經濟學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均衡:一旦達成經濟均衡,人人都能獲得最大利益,任何干涉只會弄巧成拙。
但這樣的結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,在完全自由的市場,人們不只有很多選擇的自由,也會出現各種釣愚之人,利用人類在資訊或心理上的弱點,操縱和欺騙他人以獲致最大利益。在本書,艾克羅夫與席勒超越目前的行為經濟學,提出「釣愚均衡」的新觀點,羅列與每個人生活最相關的各領域釣愚實例,包括:
•五花八門的廣告及行銷手法,連新聞媒體也在說故事
•投資股票、購買債券,乃至2008年金融危機的成因
•買車、買房、上健身房,以及最普通的日常刷卡購物
•選戰、金權政治與遊說
•食安問題與用藥安全,吃藥可能「致」病
•創新的危害,包含臉書
•令人上癮、無法自拔的菸酒,還有賭博問題
•企業併購、垃圾債券大王與華爾街的騙徒
•甚至,企業宣告破產也能再大賺一票!
所幸,這個世界還有一幫維護社會公義的英雄,遍布在民間、商界與政府,透過建立標準、各項政策法規與活動的推行,為我們進行把關。
釣愚是全球自由市場的現象,這本書是為每個人所寫的,包括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青少年、各年齡層的讀者群、政策制定者、經濟學教授,以及所有想要擴展人性視野的人。
得獎記錄
2016年 公理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書獎
2015年 英國《獨立報》最佳經濟學書
2015年 LinkedIn 最佳商業書
2015年 BusinessInsider.com 最佳商業書
強力推薦
「這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。」──《經濟學人》(The Economist)
「《釣愚》無疑是一本激進的書,但也是極為重要的一本書。」──《財星》(Fortune)雜誌
「艾克羅夫與席勒以生動絕妙的文字告訴我們,儘管因為廠商追求利益,我們才有包羅萬象的產品、生活變得更豐富,但貪圖利益不免會產生操縱與欺騙。新近的產品創新使欺騙大眾變得更容易。本書意涵既複雜又影響深遠。」──史迪格里茲(Joseph E. Stiglitz),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
「艾克羅夫與席勒超越了目前的行為經濟學,對自由市場競爭及其弊病提供了一個更為宏觀的觀點......有如投擲出思想的手榴彈,震撼了經濟學界......兩人論道,釣愚事例的發生,不只是因為自由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,縱使沒有這隻手,一樣會出現釣愚......關於自由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,作者提出極為重要的真相。」──凱斯?桑思坦(Cass Sunstein),《紐約時報》書評;《推出你的影響力》作者
「艾克羅夫與席勒提醒我們,商人有創新、提升品質、減少成本的動機。但是,在同樣的動機之下,他們也會欺騙我們。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有趣,將會使你對政府的角色完全改觀。」──羅伯?法蘭克(Robert H. Frank),《經濟自然學》作者
「本書亦莊亦諧,說明為何自由市場經常出紕漏,作者建議我們別把市場想得太美好。全書論點輔以精采、有趣的軼事加以說明,語言平易近人、非常好讀。這本書是為大眾讀者寫的,但經濟學家讀來想必相當享受。」──丹尼?羅德里克(Dani Rodrik),《全球化矛盾》作者
「很棒的一本書!這是行為經濟學革命後最好的經濟學著作之一。」──山繆爾?鮑爾斯(Samuel Bowles),美國聖塔菲研究所(Santa Fe Institute)教授
「艾克羅夫與席勒把『釣愚均衡』理論套用在金融世界,因而開創新局......席勒的粉絲對《釣愚》一書的寫作風格應該不陌生,既不用艱深的術語,全書讀來如行雲流水。兩位作者講述的一些實例,都教我看得目瞪口呆。」──羅賓?哈丁(Robin Harding),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ial Times)
「兩位作者合著的這本有趣新書,主要在探討欺騙在自由市場經濟的角色。本書精闢解釋為何賣家試圖欺騙你,並且點醒我們這不是市場體系的偶發事件,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自然行為特質。《釣愚》旨在幫助我們了解人性弱點,以便我們更能有效提防被騙上鉤。」──克利夫?克魯克(Clive Crook),《彭博觀點》(Bloomberg View)專欄
「傳統市場失靈理論認為,政府或許應該在市場失靈的時候出面干預,作者延伸此一理論,指出市場失靈不只是因為我們熟悉的外部性和所得分配不公,而是因為釣愚現象已滲透到生活的每個層面。」──羅伯特?韋德(Robert H. Wade),倫敦經濟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)教授
「《釣愚》對傳統經濟學的批判可謂一針見血,讀者從本書學到的比兩位作者的前著《動物本能》更多。」──卡洛斯?羅沙達(Carlos Lozada),《華盛頓郵報》(The Washington Post)
「兩位諾貝爾經濟學家啟迪人心之作,既容易消化,而且有很多獨到的見解......書中提出的證據和解釋都很有信服力,也富有政治意涵......不管是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,都該好好讀讀這本書──其實,這本書太重要了,是人人必讀之作。」──奧利佛?卡姆(Oliver Kamm),英國《泰晤士報》(The Times)專欄作家
「這本書非常有趣、好看,發人深省。」──約翰?蘭徹斯特(John Lanchester),《倫敦書評》(London Review of Books)
「艾克羅夫與席勒在本書列舉許多有力實證,告訴我們菸草公司、大藥廠、酒商、政客如何針對人性弱點,巧妙利用各種舌粲蓮花的說故事技巧,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。」──彼得?路易斯(Peter Lewis),《邦諾書評》(Barnes & Noble Review)
「《釣愚》這本書捨棄了生硬艱澀的專業術語,對經濟學家、甚至一般消費大眾與政策制定者來說,都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。本書應該能讓所有人好好重新思考未加拘束的自由市場模式。」──布蘭達?茱賓(Brenda Jubin),Investing.com
金石堂2016十大影響力好書:獲獎理由
沒有最聰明、只有更精明,唯有時時刻刻保持冷靜、提高警覺,才能在遍佈誘餌與陷阱的商業模式中安全下莊,避免落入商人的算計,也才有精神與心力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目標!
文/編輯部
作者介紹
喬治.艾克羅夫George A. Akerlof
喬治城大學(Georgetown University)教授,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。
羅伯.席勒 Robert J. Shiller
耶魯大學(Yale University)經濟學教授,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。著作《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》(Irrational Exuberance)為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,曾與艾克羅夫合著《動物本能》。
譯者介紹
廖月娟
1966年生,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。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、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、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。譯作繁多,包括《旁觀者: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》、《賈伯斯傳》、《成為賈伯斯》、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》、《文明的代價》、《凝視死亡》、《我的焦慮歲月》等數十冊。
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-目錄導覽說明
繁體中文版序 釣愚是全球現象,人人有關
序 自由市場的人們,小心別上鉤
導論 誘餌無處不在:釣愚均衡
第1部付不完的帳單與金融危機
第1章沿路都是誘惑
第2章信譽透支與金融危機
第2部真實世界的各種釣愚
第3章精準掌握人性弱點的廣告商
第4章買車、買房、刷卡時,為何總是感覺被剝皮?
第5章政治釣愚
第6章食品藥物釣愚
第7章創新的好、壞與醜陋
第8章令人無法抗拒的菸酒
第9章破產圖利
第10章垃圾債券大王
第11章反制釣愚的英雄
第3部結論與後記
結論 美國的新故事及其影響
後記 釣愚均衡的意義
謝辭
注釋
《釣愚》中文版序
釣愚是全球現象,人人有關
宏偉的園林可分為兩種:一種是正式、有計畫地根據幾何對稱圖形打造,例如法國的凡爾賽宮花園;另一種則是包羅萬象,亂中有序地重現自然生態環境的園林,以英國的丘園(Kew Gardens)為代表。經濟學基礎和許多經濟學思想,正是基於法國庭園式的世界觀,最早可追溯到亞當?斯密(Adam Smith)。經濟體系的宏偉設計近乎完美──市場開放競爭,每個人都可自由選擇。在這個經濟宇宙之中,如此盡善盡美的設計,就是為了促進人類的最大利益,而且這個體系具有崇高願景,不該受到任何人的干預──只是不得不彌補一點小疵,例如汙染和所得分配不均等。總而言之,干預「選擇自由」是罪大惡極。
相反地,這本《釣愚》依據的經濟學概念,就不是那麼井然有序。我們和主張自由選擇的人一樣,目睹競爭激烈的自由市場為人類帶來的利益,也看到自由市場在世界各地展現的榮景,包括東亞、歐洲和北美。現今,我們享受的繁榮幾乎是前人完全想像不到的,但這並不代表自由市場像一般人想的那麼完美。在一般人的想法中,經濟體系有如一座宏偉、完美的法國庭園,每片草葉皆適得其所。事實上,經濟和自由市場儘管有一定的通則,結果卻是隨機、混亂,而非那麼整齊、和諧,這項通則就是:如果有利可圖,有人就會好好把握機會。雖然人類社會的富饒由此而生,但也出現其他較為隨機的效應,有些甚至是我們不樂見的。它會自動演變為此,因為經濟體系在均衡之下如此運作。
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就是均衡,在市場均衡的狀態下,凡是可以獲利的東西就有人會生產和供應,而這種生產就像前述的英國丘園那樣,包羅萬象、亂中有序。至於心理學的基本概念,則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,人類會做出失調行為。我們的大腦經常被「快思」掌控住、而非「慢想」,因此會做出不利於己的決定。我們所做的決定,往往不是出於明智的抉擇,而是誘惑使然。自由市場有一個經常受到忽略的重大缺失:儘管自由市場給了我們眾多選擇,但我們選擇的,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。自由市場的一個副作用,就是用各種五花八門、琳瑯滿目的商品來誘惑我們,讓我們掏錢出來購買。只要商家覺得有利可圖,就會引誘我們購買,甚至不惜販售有害的東西給我們。
本書的目的,就在於呈現自由市場的另外一面。為了撰寫這本書,筆者二人花了五年時間不斷討論,有時不免激辯。我們挖掘很多實例,證明經濟體系也會利用我們的弱點,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。本書旨在凸顯哪些人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,造成我們的金錢損失,以及這麼做的原因。我們向經濟學家展現市場運作的新觀點,在這本書提出重要的實例,讓各位了解操縱人性弱點可能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。更糟的是,即使是在最富裕的國家,這麼做也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,甚至毀了很多人的人生。
本書提出的例子雖然主要來自美國,但我們認為類似情況在全球各地都可能發生。誘惑無所不在,我們確信釣愚的教訓足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參考,引以為戒。我們相信,本書討論的問題也與台灣讀者的生活息息相關,畢竟不管男女老少,都難免受到這些問題影響。生命美好,每個地方的市場都能供應人們真正想要之物,但市場也是釣愚所在,我們經常不知不覺在他人引誘下多花了冤枉錢,一點也不值得。
衷心希望各位喜歡這本書,會覺得讀來樂趣橫生。這本書是為每個人寫的,包括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青少年、各年齡層的讀者群、政策制定者、經濟學教授,以及所有想要擴展人性視野的人。
自由市場的人們,小心別上鉤
一九九二年,柯林頓(Bill Clinton)出馬競選總統,為了擊中老布希(George H. W. Bush)的要害,他的競選總幹事詹姆士?卡維爾(James Carville)喊出這樣的口號:「笨蛋!問題出在經濟!」把美國經濟步入衰退掛在老布希的帳上,以中斷其連任之路。我們可將卡維爾提出的這句口號套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,並且擴大詮釋:今日,我們有很多問題都源於經濟系統的本質。如果從商者皆如經濟理論所言那樣自私自利,自由市場系統將會衍生出一大堆操縱和欺騙的情事。問題不是因為壞人太多,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很循規蹈矩,只想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。但商人難免由於競爭壓力,在自由市場行騙、操縱,讓你不知不覺付出高價當了冤大頭買了不需要的產品,或是勉強自己去做沒什麼意義的工作,日後再來感嘆虛度人生。
以執筆的立場而言,我們都贊同自由市場,希望能幫助世人在這樣的市場體系中過得更好。每一個人都必須知道,經濟體系充滿詭詐,我們必須步步為營,才能毫髮無傷,也才能在這瘋狂的世界中找尋前進的靈感。本書是為了消費者而寫的──我們要提醒消費者,購物陷阱無所不在,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覺。本書也是為了商業人士而寫的──商人難免向經濟的現實低頭,同流合汙。我們希望政府官員能夠好好地看看這本書,畢竟他們總覺得規範商業界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。這本書也是為了捍衛正義的志工、慈善家和意見領袖而寫的;此外,我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,也把年輕人放在心上,希望這些即將展開一生志業的社會新血能夠及早找到工作的意義。
操縱和欺騙已深植於經濟體系之中,我們必須拿出勇氣積極對抗,如能破解這樣的圈套,至少可以自保。我們可從勇者的故事得到啟發,看他們如何見義勇為、而非只重個人利益,把經濟體系中的欺詐清除到尚且令人可忍受的程度,各位將可在本書看到很多這樣的故事。
自由市場的產物
十九世紀末是發明家大放異彩之時,像汽車、電話、腳踏車、電燈等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,但有一種東西的發明則比較沒那麼引人注目,那就是「吃角子老虎」。這種機器最初並不是供賭博之用,其實比較像是「自動販賣機」:你把硬幣投入機器的投幣孔洞,就可開啟下方的盒子,拿出販售之物。在一八九○年代,這種機器賣的東西包括口香糖、雪茄、香菸、歌劇望遠鏡、單片包裝的巧克力,甚至還有當地的人名地址簿(即電話簿的前身)等,各式各樣的東西都有。這種機器的原理很簡單,只要投入正確數目的硬幣,就能開啟機器內的鎖,使物品掉到取物匣口。
不久,這種機器就有了新的用途:賭博。根據當時的報紙記載,最早的賭博用吃角子老虎機出現在一八九三年。1早先,玩吃角子老虎的人如果中獎,獎賞是水果糖,而非金錢。你把硬幣投入機器,機器上的三個圖案開始轉動,等到轉動停止,如果三個圖案都是櫻桃,這樣的罕見組合就代表中獎。
在一八九○年代結束之前,已經有人對吃角子老虎這樣的賭博機器上癮。據一八九九年的《洛杉磯時報》(The Los Angeles Times)所載:「幾乎每一家沙龍都擺放了幾部這樣的機器。從早到晚,總有一堆人圍在機器旁......一旦玩上癮,玩家莫不為之痴狂。年輕人常常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,最後總是輸個精光。」2
很多人為了玩吃角子老虎傾家蕩產,甚至為了錢淪為盜匪。政府因此無法坐視不顧,於是插手管制這種賭博行為。吃角子老虎便漸漸消聲匿跡,只有賭場才有,要不然就得到賭博管制最鬆散的內華達州。在內華達州,不論超市、加油站或機場都有吃角子老虎,州民年收入平均有四%花在賭博上,是美國其他州州民的九倍。3不過,即使在內華達州這樣的賭博天堂也有限制:二○一○年,該州業界在便利商店設立的吃角子老虎機器打算讓顧客使用信用卡,該申請案遭到內華達州博奕管理局(Nevada Gaming Control Board)的拒絕,規定顧客只能使用零錢玩吃角子老虎,不得使用信用卡。4
步入電腦世紀之後,吃角子老虎更是如虎添翼。麻省理工學院的娜塔莎?舒爾(Natasha Schüll)曾在《就是要讓你上癮》(Addiction by Design)一書中,詳述這種機器的設計就是要讓人上癮。5舒爾在拉斯維加斯的戒賭互助組織匿名戒賭會上認識了莫莉,她在莫莉身上看到賭博何以讓人上癮。莫莉把自己的狀況畫成了一張圖,6她孤零零地站在吃角子老虎機器前,困在一條環狀道路上,這條路連接了她人生最重要的六個地方:一個是她工作的米高梅大賭場酒店(MGM Grand),她在此擔任訂房部客服人員;三個是她常去的賭場;7一個是匿名戒賭會;最後一個則是她領取焦慮失調症處方的藥房。
莫莉很清楚自己的問題何在:她去玩吃角子老虎不是為了贏錢,8她知道自己必輸無疑,但還是克制不住想去賭一把的衝動。她像個遊魂,不自覺地走到吃角子老虎機器前,一再投幣、按下紅色按鈕。機器的燈亮了,圖案旋轉。她有時贏,有時輸。再按一次紅色按鈕,再按一次,再試一次。就這樣,一次又一次......直到輸光為止。在拉斯維加斯,像莫莉這樣沉迷於賭癮的比比皆是。十年前,拉斯維加斯有多名賭客因為心肌梗塞突然發作而死;賭場擁擠不堪,急救人員難以及時趕到病人身旁。後來,賭場自行訓練出一批精於操作心臟電擊去顫器的急救人員,在場內待命。你可從監視錄影帶看出為何賭場需要這樣的人員:有一名賭客因為心肌梗
【導論】誘餌無處不在:釣愚均衡
百年來的心理學家,從佛洛依德(Sigmund Freud)到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已用各種論述不斷提醒我們,人往往會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決定,乃至於未能得到最佳利益。說白一點,人們做的事不是真正有利於自己,也沒能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。種種錯誤、愚蠢的決定,使人成了上鉤的傻瓜。《聖經》的第一個故事,講述的正是這種上當的故事:天真的夏娃在毒蛇的引誘下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,就此悔不當初。
但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卻大不相同,也就是「市場均衡」(market equilibrium)的概念。為了解釋這點,且讓我們以超市收銀台為例。我們在超市買完東西,要去收銀台排隊結帳時,通常會想一下:排哪一條走道最快?大家都不想等太久,總會選擇最少人排隊的櫃台,所以每個收銀台排隊的人數都差不多,達成了某種平衡。
超市收銀台顯現的市場均衡原則,可見諸經濟的各個層面。例如,生意人決定從事哪種商品的買賣、既有業務要擴張或減縮等,都會像排隊結帳的消費者,自動選擇最佳機會。在人人追逐最佳機會之下,就會自動達成均衡。如果有機會可以獲得暴利,這種機會馬上就會被人搶走,導致這種機會可說是難得一見。這種「市場均衡」的概念,就是經濟學的核心。
這樣的原則也可運用在釣愚上:只要我們有某種弱點,有人就會趁虛而入,攫取暴利。也就是說,只要有釣愚的機會,有人就會出手,最後達成「釣愚均衡」(phishing equilibrium)。所有生意人都像在超市收銀台前排隊結帳的顧客,會不停地東張西望,想想把錢投資在哪裡最好。還有人會特別留意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傻瓜,好從他們身上大撈一票;如果看到這種機會,就像看到可以快速結帳的收銀台,會立刻飛奔過去。
因此,經濟學也有釣愚均衡的原則,只要可以藉由釣愚獲取暴利,這種機會很快就會被人搶走。接下來,我們就來看看三個「基本練習」,了解釣愚均衡的概念在真實世界中的面貌。
編/譯者:廖月娟
語言:中文繁體
規格:平裝
分級:普級
開數:25開15*21cm
頁數:352
出版地:台灣
商品訊息簡述:- 作者:喬治.艾克羅夫、羅伯.席勒
追蹤
- 譯者:廖月娟
- 出版社:天下文化
出版社追蹤
- 出版日:2016/6/30
- ISBN:9789864790289
- 語言:中文繁體
-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- 館主推薦:★★★☆☆
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